作者:換日線編輯部/換日線專欄第 53 屆金鐘獎在熱鬧中落幕──當中色彩繽紛的主體視覺,和首次將「裝置藝術」搬上舞台的設計,頗受觀眾好評;此外不同以往,本次典禮由女性為主的藝術家們設計主體視覺,也成為討論話題之一。這些亮眼的成績,是許多海內外台灣藝術家、設計師和專業工作者,在預算有限、時間緊迫之下,共同協作出的成果──總共 22 位年輕的藝術家,必須在兩個月之內,完成將近 60 部動畫,包括廣播、電視獎項入圍 10 秒動畫、舞台循環動畫與開場片頭等。《換日線》曾專訪報導、目前旅居英國的台灣動畫導演趙安玲,正是這場典禮的幕後推手之一:今年 7 月底,她受到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、本屆金鐘獎形象與動畫總監曲家瑞邀約,暫別英國的工作,回台灣接下金鐘獎「視覺創意統籌/專案統籌」。她的任務,是要在兩個月內與 21 位藝術家及團隊合作,完成金鐘頒獎典禮的視覺動畫。趙安玲也和多位本次金鐘視覺設計團隊的旅外藝術家一樣:他們儘管在國外都已有穩定的工作和專案,仍義不容辭地為了這次典禮改變行程、推掉工作;在時間和預算皆有限下,接下這個一點也稱不上輕鬆的任務。為什麼?或者說「為什麼不」?「有機會的話,就這樣一直做下去,相信台灣的很多事情會慢慢改變、變得更好。」在台灣的工作甫完成不久,立即準備登機返回倫敦的趙安玲,說出團隊們的共同心聲。 他們看到了哪些問題,想要改變什麼?《換日線》在典禮結束的第一時間,專訪趙安玲和何理互動設計總監魏子菁、設計師劉是磐等多位金鐘視覺團隊成員,挖掘舞台幕後的故事:集結「女性創作者」,扭轉「由男性主導的金鐘獎」即便預算吃緊、時間緊迫,趙安玲與多位旅外藝術家們,為什麼仍義不容辭地推掉國外工作,接下任務,回台參與金鐘視覺設計團隊?「因為人情壓力啊!曲老師找的,想推也推不掉。」在台唸書時曾為曲家瑞學生的趙安玲,先是半開玩笑地如是回答。隨後正色説道,曲家瑞這次「以女性為主導」的號召,是她倍感認同的主因之一。「我想以女性創作者為主,做一次有別於以往由男性創作者主導的金鐘獎⋯⋯」擔任本屆金鐘獎形象與動畫總監的曲家瑞,曾在臉書貼文中強調,這次的團隊組成,她刻意找來實踐大學女性校友與在校生,共同完成這次典禮的設計。趙安玲說,這樣的組成「不為了強調女性主義,而是希望為向來較沈默的她們發聲,提供提供更大的創作舞台。」趙安玲十分認同這樣的作法。她說,其實這個想法在曲家瑞老師心中已經放了許久──因為有太多女性創作者一旦畢業、結婚、生小孩後,便在「社會期待」下停止繼續創作;也有部分優秀的女性創作者繼續走在創作路上,但相較於男性,她們的創作路往往倍顯「低調」。 而這個情況,並非台灣獨有。趙安玲舉自己的旅英經驗為例:即便歐洲的動畫領域中不乏極為出色的女性創作者,但她們卻習慣「隱藏自己」,不容易擔任領導者的角色。趙安玲認為,這可能因為社會上仍普遍認為男性「較有領導能力」,因此即使在設計、創作領域,領導者和意見領袖,仍繼續「世襲」傳給男性。「或許這不是刻意歧視,應該是文化習慣吧!不過這樣的風氣漸漸在改善,最近這兩、三年,我感覺有一股女性的趨勢在起來。」趙安玲相信,隨著有心人士持續推動、聚焦「女性設計」,將能逐漸平衡產業中相對「重男輕女」的傳統,於是當她一聽到曲老師的「召喚」,立刻決定響應。有趣的是,負責此次「舞台裝置藝術」的何理互動設計總監魏子菁,則是公司裡面唯一的女性。魏子菁解釋:「與動畫不同,裝置藝術多半需要工程背景,因此當公司招募人才時,即使對女性刻意招手,也少有人前來主動應徵。」──這(工程)可能是另一個更大的性別比例失衡場域。台灣設計環境:思維過於保守,阻礙創作自由另一方面,本次多由旅外專業工作者組成的金鐘團隊,也希望能透過在國外獲得的創作養分,「把世界帶回台灣」,進而改善國內的設計環境:「台灣的設計環境太惡劣了!」魏子菁與趙安玲異口同聲地説。舉例而言,多數業主的思維還是認為「付錢的最大」,經常不夠尊重專業,甚至到了最後一刻才「大改」設計內容。她們認為,這背後常常是因為世代間、台灣與國際間的「資訊落差」,業主們無法想像成品的面貌,以致於不敢輕易嘗試──這樣的過於保守,既是源於不夠自信,也是美學教育的缺乏。以這次金鐘獎典禮的任務來說,儘管最後仍成功呈現繽紛多彩的主視覺並受到好評,但過程中其實並非沒有遇到阻礙。例如在與主辦單位合作的過程中,她們深深感受到部分主事者「怕犯錯、不敢負責」的心態,總覺得一定要提早看到完整的成品、層層上報經過核可才會安心。「這樣的不安全感與不自信,大概也跟台灣資源相對少,因此不容許犯錯有關,」趙安玲推測。另外,魏子菁也提到,典禮過後,她在網路上看到網友討論:「金鐘獎什麼時候才會增設 YouTube/網路節目獎項?」趙安玲立刻附和:「對啊!現在很少人在看電視了吧。」但由於金鐘獎的主辦單位(文化部)為政府機關,在「金鐘只能頒給廣播和電視節目」上有著僵硬的限制,這也阻礙了許多創新的可能。 另一個團隊們想促成的改變,是設計風格上的多元與創新:趙安玲指出,台灣近年的設計主流,一向偏重甚至獨尊日系的「內斂幾何風」,但她認為應該可以更大膽嘗試不同做法:如同這次金鐘獎的視覺設計,即呈現「多元、細膩卻大膽」的活潑風格;相較於過去「經典黑金」、「簡單」的主體設計,或許更能鼓勵廣電領域的創作者,朝向更廣闊多元的方向邁進。她說,當初接到任務時,得知了視覺的「主軸」:必須以電視的 ColorBar(校正電視機色差的彩色條紋訊號)作為主視覺。但各方意見、資訊過多,始終難以統合。最後在與主辦單位及藝術家們不斷溝通、來回修改後,最終才在典禮上呈現多元而活潑的風格──這是台灣設計當中少有的嘗試。台灣藝術教育「重技術、輕風格」即便年輕藝術家亟欲在體制內尋求突破、不斷嘗試;但改變除了「由下往上」,若上面沒有「往下」的政策,可行嗎? 這個問題,可能得從台灣整體的藝術、設計教育面向來思考:趙安玲之所以對台灣設計有這麼多想法,或可歸因於她自台灣出發後,多年的英國求學與工作經驗。旅居英倫回望台灣,她發現:在台灣相對來說,很少人願意投入「藝術」產業,卻大都熱衷鑽研「技術」;此外台灣的教育環境並不鼓勵思考、也不推崇實驗性,凡事習慣以先進國家馬首是瞻,這也造成了產業常常「缺乏原創、做出落後於歐美 5、6 年東西」的狀況。她指出,自己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(Royal College of Art, RCA)學到最重要的一課,是「工具就只是工具、硬體就只是硬體,風格與概念才是會永遠流傳的東西。」就像電影一樣,注重特效技術的娛樂片往往過目即忘,有靈魂的電影才能雋永。 但對台灣的創作者們來說,什麼才是台灣的「靈魂」、「風格」與「特色」? 在魏子菁的定義裡,台灣不只有一個樣子,重要的是「我喜歡的東西是什麼?」從不斷的摸索與思考中,探究這個命題,是她致力的方向;而對趙安玲來說,所謂的「台灣元素」不只是具象的物體,如「夜市」、「玉山」、「101」與「宗教廟宇」等。 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出國後再回頭看,台灣的輪廓才漸漸清晰──她認為真正能代表台灣的特色,是從具象的「物體」中跳脫出來,找出共同的「精神」根源。 舉例來說,亞洲人的敘事方式有一個很大的特色:「我們很講求背景淵源,說故事時相對強調『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』,像普遍存在台灣民間信仰、價值觀中的講究因果、土地記憶、文化根源等等,都是台灣相對於西方世界的特色──它不一定要是很具象的東西,而是讓創作者有空間與能力思索(台灣的)本質、多方嘗試與實踐。」而若要培養台灣創作者「突破既有框架」的能力、自信與空間,必須從教育政策的制定;業界大膽的創新突破兩方面並行──這也是趙安玲與旅外藝術家團隊「希望做出不一樣金鐘」的初衷之一。「一直做下去,台灣會慢慢改變」從一次頗受好評的金鐘頒獎典禮背後,看得出這群年輕的創作者,試圖打破傳統、實現心中理想樣貌的努力。而他們要面臨的挑戰,除了資源分配的不足與不均、保守因循的官僚主義、設計環境的種種問題、台灣風格的摸索嘗試⋯⋯等之外,還有「用藝術達成世代溝通」的難解習題: 舉例而言,擔任此次金鐘獎舞台裝置藝術的設計師劉是磐說,他在家裡很難跟長輩解釋「裝置藝術」是什麼,因為他們就是看不懂;趙安玲則分享,即便自己這兩、三年做了很多同性議題的作品,卻從沒想過,保守的媽媽有一天也會被變性人的故事所感動。趙安玲如今能成為動畫導演,一路走來感觸良多。她說自己從小就是個「太會念書」的孩子,反而造成在社會期待、父母安排下,遲遲無法實現成為動畫師的夢想;直到大學畢業與成年之後,才有機會嘗試。「我們的教育獨尊『唸書』、對『藝術』則有著太多刻板印象,這樣單一的價值觀需要被翻轉。」 儘管想要改變的事情太多,重重挑戰仍在眼前。面對經年累月下的結構性限制,這群年輕的創作者仍然對台灣的未來有著樂觀的期待: 「(正因為有這麼多問題,)所以你就是一直做一直做,然後有一天長輩們、上位者們就會習慣、就會解讀了⋯⋯」趙安玲相信,時代在變,很多藝術跟觀念是老一輩人從未接觸過的;但只要透過實際展現的成果、形成潛移默化的「環境教育」,手握資源的人們仍會慢慢接受。「其實人們對於改變的恐懼,有時候大過於改變本身」,她這樣總結。「當下面的人努力改變,讓相對保守的上位者看到,哪怕只是讓人可以有更大的空間、致力創作就好了;台灣已經比很多地方自由多了。」趙安玲深信,目前台灣「不夠尊重創作」的情況,必然會隨年輕一輩的努力慢慢改善。 作為在台灣長大的孩子,年輕旅外設計師都對台灣抱著很大的期待。即便現時環境沒有設計大國理想、文化也相對保守,他們依舊樂觀地盼望著:只要一直做下去,有朝一日,台灣終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與特色,蛻變成獨當一面的文化/文創大國。※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,原標題為《 專訪「金鐘 53」視覺藝術幕後推手:重重挑戰存在已久,「但一直做下去,台灣必會慢慢改變」》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【關聯閱讀】 劇場人生 20 年,一位鬼才編導的「出走」──專訪蔡柏璋:我必須再去找,讓自己時時刻刻興奮著的事情 「帶著電音三太子巡迴 72 國」之後——專訪紀實攝影師吳建衡:繼續拒當「正常人」,製造更多「不可能」作者簡介: 什麼模樣的人有資格站出來分享自身的經驗?成功的定義其實很廣,不限於企業家、或權威學者,還有一些在各自領域默默發光的人, 他/她們也可以是廚師、設計師、運動員、工程師,或者遠渡重洋在異鄉工作的創業者,一起認識這些在你我身邊蟄伏的年輕朋友,讓麥克風交棒,《換》他/她們說說看。  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 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hdjhlff7555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